受益于2020-2022年难得的高涨行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赚的盆满钵满,并且迎来一波上市热潮。
据芯八哥不完全统计,目前在A股22家电源管理芯片上市企业中,有18家企业(占比82%)是2020年之后才上市的,其中在2022年上市的企业更是包含希荻微、英集芯、纳芯微、赛微微电、必易微、帝奥微、杰华特等10家行业内知名的厂商。
在消费电子传统旺季的带动下,Q3季度上海贝岭、明微电子、力芯微、艾为电子、雅创电子、希荻微、英集芯、赛微微电、帝奥微、杰华特、南芯科技等厂商都取得良好的业绩表现,营收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此外,从前三季度的营收来看,第三季度业绩的增长逐渐填补了Q1、Q2淡季的下滑,大部分厂商在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已经实现正向增长。
净利润方面,不同于营收的强劲回暖,在Q3季度仍有上海贝岭、富满微、明微电子、艾为电子、希荻微、纳芯微、必易微、钜泉科技、灿瑞科技、美芯晟等10家厂商业绩出现亏存,其中亏存最大的是杰华特,在Q3季度亏损金额为1.73亿元;从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来看,除了晶丰明源实现82.59%的同比增长外,其他厂商净利润都呈下滑趋势,并且艾为电子、纳芯微、必易微、钜泉科技、灿瑞科技等9家厂商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亏损。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逐渐回暖,艾为股份在3Q23营收为7.74亿元,同比增长 109%,环比 24%,三季度收入创下季度新高,是所有电源管理芯片厂商中Q3季度营收增长最高的公司。在出货量上,公司今年实现大幅增长,其中23H1产品出货量就已超21亿颗;作为华为等手机大厂重要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南芯科技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102.27%,环比增长45.52%,归母净利润7957.43万元同比增长83.73%,环比增长14.21%。公司在Q3季度主力产品电荷泵订单饱满,AC-DC五合一产品客户进展顺利,华为mate60等新机放量有望助力公司延续逐季复苏态势。
而作为小米、OPPO、传音等厂商的供应商,希荻微在Q32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 亿元,同比增加36.46%,环比增长62.4% 。在Q3季度随着各手机大厂发布新机刺激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公司新老产品持续出货业绩有了大幅好转;雅创电子Q323营业收入为6.99亿元,同比增长7.50%,环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滑43.98%,环比增长17.03%。在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下,需求呈现结构分化趋势,消费电子相对疲软,而公司专注的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相对较好,因此Q3营收环比增长显著。
电源管理芯片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负责所需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等管控功能的芯片,是所有电子产品和设备电能供应的中枢和纽带。
按照功能分类,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分为充电管理芯片、充电保护芯片、无线充电芯片、驱动芯片、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等多种类型。
从应用来看,由于各类电子产品和设备都具有电压调节等电源管理需求,所以电源管理芯片下游应用场景众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通信、服务器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IC Insights的估计,大约每出货5个芯片,里面就有1个是电源管理芯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的型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其中,圣邦股份的型号数量从去年的4300款到今年Q3季度已经增长到了5200余款。此外,思瑞浦、蕊源科技的型号已达到1600款,而芯朋微和艾为股份的型号也分别达到了1500余款、1100款。销量方面,作为出货量最大的半导体品类之一,主要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年销量基本上都在10亿颗以上。其中,圣邦股份、必易微、富满微、上海贝岭、艾为电子等细分领域的头部厂商的年销量更是在30亿颗以上。
具体来看,手机是电源管理芯片最大的应用领域。按类型的不同,总体上又可以分为手机内置电源管理芯片和手机外侧电源管理芯片两类。其中手机内置电源管理芯片主要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快充)、DC/DC、电荷泵、端口保护(音频和数据切换芯片)、无线充电芯片(接收)等。而手机外侧电源管理芯片则包括AC/DC、无线充电芯片(发射)等。
作为电源管理芯片的核心市场,主要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历年出货量较平稳, 因此预计其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和充电器配置的电源管理芯片需求量将保持平稳增长。
在工业市场,相关产品具备电池串数多、工作电压高、电流大等特点,对电管管理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行业内包括圣邦股份、南芯科技、思瑞浦、芯朋微等厂商在该领域都有所布局,相关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便携式储能电源、电动工具、无人机、安防监控、仪器仪表等领域。
汽车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得益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引入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推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嵌入汽车内部,导致需要更多的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电流电压的转换,从而推动电源管理芯片增长。
不过,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壁垒及行业准入门槛高,对于芯片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显著高于消费电子终端,需要达到 AEC-Q100 等车规级质量标准才可以拥有最基本的准入门槛。因此导致一直以来该市场被英飞凌、德州仪器、安森美、恩智浦、瑞萨电子等全球汽车半导体大厂垄断。
好现象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发展,包括圣邦股份、南芯科技、英集芯、希荻微、思瑞浦、芯朋微、美芯晟、帝奥微、雅创电子、艾为电子等多家电源管理芯片厂商的车规产品也逐渐作为二供、三供进入主流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甚至很多厂商的产品在最大输入电压、是否支持快充、输出电压和电流、CC/CV特性、效率等各项核心技术指标上能与国外大厂相媲美。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工控、光伏/储能、服务器等下游市场的发展,带动全球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增长。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1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约 368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526 亿美元,2021 年至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9.3%;中国市场方面,整体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在2021年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 132 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 235亿美元,2021年至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5.5%。
从竞争格局来看,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国际巨头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德州仪器、高通、亚德诺、美信、英飞凌前五大厂商市占率之和高达71%,剩余市场也大多被PI、MPS等品牌蚕食。而在国内市场,虽然电源管理芯片厂商众多,但整体市占率并不高,即使是圣邦股份等行业龙头目前市占率也仅在2%左右,目前还未有一个绝对的国产领军巨头出现。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了快速推进在新兴生态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行业内收购案例数量增在不断增长。以思瑞浦为例,此前公司收购了业内知名的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创芯微,而创芯微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对讲机、电动工具、手持式吸尘器、喷雾器、太阳能路灯、蓝牙音箱、小功率储能等众多领域,客户包括传音、OPPO、vivo、小米、一加、哈曼、莱克、宜家、沃尔玛等下业龙头企业。
从品类来看,电源管理芯片行业中应用越多、品类越多的企业,竞争力越强,如德州仪器相关品类累计为12.5万种,每年新增超过600个品类。而ADI累计产品种类约4万种,在行业也拥有非常大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国内厂商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起步较晚,目前产品种类最多的是圣邦股份,已达5200种。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共推出新产品900余款,三季度单季度推出新产品600余款,新品加速推出推动公司收入较快增长。此外,国内包括思瑞浦、蕊源科技、芯朋微、艾为股份等厂商的没产品型号也已经超过1000余款,目前也已经处于加速发展态势。
此前,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创业一般从容易商业化落地的消费电子作为切入。在实现公司的初步发展后,面对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盈利空间不断的被压缩,目前行业内众多厂商开始由消费电子市场向工业、通信、光储、服务器、汽车等高性能市场进一步渗透。
比如,服务器场景中的电压/电流检测、比较电路和过流保护、时钟、电压监控、系统供电 等都会用到大量的模拟芯片。思瑞浦表示,公司的电源芯片在常规服务器市场均有所应用。未来,公司将围绕业务发展规划,结合该市场相关应用需求持续推出更多新产品;芯朋微今年在光伏逆变和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国产化替代导入进展非常顺利,在服务器应用 DrMOS 和多相并联上,公司已引入相关人才团队,目前与客户协作密切。
此外,在技术上,随着电子产品的种类、功能和应用场景的持续增加,低噪声、高效率及低功耗、微型化及集成化、数模混合/数字化将成为电源管理芯片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与消费国家,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需求巨大。然而,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海外企业仍然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而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占比不足20%,未来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巨大。
在初步登上资本市场后,尽管受到半导体下行周期的影响,目前已上市的电源管理芯片企业的净利润表现都不是很好。但整体而言,这些厂商也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红利,将募集资金大都投入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当中,一旦行情回暖,这些上市企业将率先迎来进一步的发展。